当时的安南局势极为复杂,战争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反叛活动接连不断,百废待兴,政务繁重如山。
但黄福到任之后,坚守仁政理念,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施政,减免百姓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开通盐业,促进经济发展;精心编纂户籍,使得人口管理有序;合理分发良田,解决百姓生计;大力兴办学校,传播知识文化;积极举荐提拔地方贤才,为交趾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正因为黄福广施仁政,他赢得了交趾百姓的敬重与爱戴,也让大明朝得以在安南站稳脚跟,使得张辅多次率军平叛无后顾之忧。
在历史上,黄福在交趾任官长达十七年,当他离任回京时,交趾民众痛哭流涕,相互搀扶着自发前来送别他,那场面令人动容。
而且他这一离任,交趾再次爆发反叛,朝廷又派他前去布政,奈何彼时黎利势力已成气候,黄福虽竭尽全力却根本无力回天,甚至一度落入叛军手中。然而,当黄福想要自杀以明己志的时候,交趾叛军竟纷纷跪下哭泣道:“您是交趾的父母官。如果您当时没走,我们这些人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随后黎利派人赠送金银粮食,并护送黄福出境回到大明。
黄福的贤明,由此可见一斑。
哪怕此刻的他还很年轻,但李祺坚信,他仍旧是治理安南的最佳人选。
朱元璋和太子标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透露出凝重之色。
接下来这一步,才是他们计划的关键所在。
安南刚刚平定,表面上虽已尽在大明王师掌控之中,但毕竟安南脱离中土已久,百姓们在心理和文化上与中原存在差异,难免会生出抵触心理。
一旦处理不当,只怕安南百姓会将大明视为侵略者,各地抵抗反叛不断,这将极大地不利于大明的统治,甚至可能会将大明拖入战争的泥潭,无端耗费大量的钱粮和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