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章 关税战倒逼“内循环”升级:重构中国消费规则的闪电战

2024年行情 一360一 924 字 11天前

当关税战撞上“消费觉醒”

2025年4月11日,京东宣布2000亿出口转内销计划,盒马开放24小时外贸入驻通道,永辉超市与70家外贸供应链紧急洽谈——这场由中美关税战引发的“内需保卫战”,正演变为重构中国消费市场的“诺曼底登陆”历史性转折。数据显示,中国外贸企业库存积压规模已突破3.2万亿元,而国内中产消费升级需求缺口高达5.8万亿。这场自上而下的“内循环升级运动”,正在改写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

一、战略纵深: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破局”

美国对华145%的惩罚性关税,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战略转型:

政策协同:国家级动员体系形成

商务部组织商超、流通企业建立“外贸转内销联席会议”,打破部门壁垒;

地方政府出台税收减免(如浙江对转内销企业增值税返还30%)、仓储补贴(广东提供首年免租)等组合拳。

平台卡位:零售巨头的“军备竞赛”

京东凭借自营体系,将外贸产品上架周期压缩至7天(传统渠道需45天),并通过智能补货系统降低库存周转天数至18天;

盒马以数据中台反向定制,将外贸家居用品改造为“网红露营装备”,溢价率超200%;

永辉启用“战区制”采购,华南区引进日本工艺不锈钢厨具,华东区主推北欧设计宠物用品,实现区域精准匹配。

消费觉醒:中产阶层重塑市场规则

山姆代工厂的珐琅锅、Costco同源羊毛毯等“外贸优品”在社交平台走红,反映消费者从“唯品牌论”转向“品质溯源”。小红书数据显示,#外贸宝藏#话题浏览量破10亿,带动相关商品搜索量激增470%。

二、产业重构:外贸转内销的“三重门”

渠道革命:从FOB到DTC的惊险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