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宣传篇22

3. 机票改签骗局:还有些诈骗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声称要为受害人改签机票,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4. 购物赔偿陷阱:一些冒充客服的骗子会谎称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快递丢失损坏,需要赔偿或退费,然后引导受害人转账到指定的银行卡或套取其银行账户信息和手机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段,我们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

最近这段时间,诈骗案件呈现出高发态势,尤其是冒充抖音客服类的诈骗。从当前发生的案例来看,大多数被骗人实际上是抖音的普通用户,其中以观看视频为主的中老年女性居多。这些诈骗团伙之所以得逞,主要是利用了人们对抖音平台规则缺乏了解这一漏洞。他们声称受害人开通了抖音直播会员,如果不及时关闭,将会产生自动扣费。然后,他们引导受害人下载某个应用程序,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以此窃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如手机、银行密码和验证码等。最后,受害人手机银行账户中的钱款便会轻松落入骗子的口袋。

其实有时候真的是防不胜防啊!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坚守底线,不主动向他人转账、不轻易将钱财拱手让人,似乎就能避免上当受骗了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在现实生活中的诈骗过程中,转账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主动式转账和被动式转账。对于主动式转账,大家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被动式转账又是什么概念呢?这就需要提到暑期高发的冒充航空公司客服类诈骗事件了。下面,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同看看诈骗分子是如何一步步设下陷阱、实施诈骗的。

熊某呢,在前往机场的途中呢,突然接到了一个自称某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竟然能准确无误地说出熊先生的机票订单信息,这让熊先生对其身份深信不疑。于是乎,这位所谓的“客服”便告诉熊先生,他所乘坐的航班将会延迟一个小时,可以领取高达三百元的延误险。

接下来,在对方的耐心指导下,熊先生毫不犹豫地点开了对方通过短信发来的链接,并下载了一款屏幕共享的软件。然后,他又乖乖地在软件内打开了手机界面的共享开关。

紧接着,这个狡猾的骗子开始施展他的骗术。他以熊先生的微信和支付宝账户内余额不能超过三百元为由,巧妙地引导着熊先生将所有的余额都转移到自己的银行卡里。就这样,熊先生在一连串的转账操作之后,终于如梦初醒——他已经被骗走了两万两千块钱!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式转账”,而屏幕共享则成为了这种诈骗手段的关键环节。

还有一种常见的诈骗方式,就是通过点击陌生的链接,诱导人们填写个人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从而导致卡内金额被转移。听到您讲述这件事之后,我感觉似乎并不复杂,但为何仍有众多人上当受骗?这些诈骗分子究竟是如何利用我们的心理弱点来攻击我们的呢?

诈骗分子往往善于利用受害者的认知偏差,精心设计各种陷阱。他们可能会编造出一系列看似真实的场景,如声称受害人开启了微信、百万保障百万医疗保险、抖音直播会员等服务,并告知这些服务将产生自动扣费。或者假扮成京东客服,吓唬受害人说,如果不及时关闭京东白条和金条,将会对个人征信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引发受害人的焦虑和恐慌。紧接着,诈骗分子会引导受害人按照指示操作来关闭服务,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圈套,目的是骗取受害人的钱财。此外,这些狡猾的犯罪分子还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受害人的淘宝订单信息、机票、航班信息等敏感数据,以此赢得受害人的信任。最后,他们会抛出退费的诱饵,让受害人觉得有利可图,从而心甘情愿地陷入诈骗的深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些客服电话,这些电话可能来自银行、电信运营商等各个领域。然而,随着诈骗手段的不断升级,有些不法分子也会冒充客服人员,试图骗取我们的个人信息或钱财。那么,如何分辨真假客服呢?下面就来介绍几个方法:

1. 态度和语气:真正的客服通常会以专业、礼貌的态度对待客户,语气也比较温和。而骗子则可能表现得过于热情或急切,甚至会使用威胁、恐吓等手段。因此,如果对方的态度让你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就要提高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