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就连一些四极境、渡厄境的老家伙都顾不上那么多了,要与年轻人抢食。
“文王真是太了不起了。”
这段时间,民间,尽是对李讲的歌颂赞美。
因为,谁都看得出来,这样的宝物,就算皇室赏得起,也不可能这样败家,随随便便就赐下去。
但是,他们依然拿了出来。
所以,是谁在背后默默地承担,很显然了,几乎不用猜。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
这一日,世安侯府外,突然迎来了一队盛满了鲜花的马车。
这阵仗可不小,一路敲锣打鼓,甚至还伴随着舞龙舞狮的表演,非常热闹。
鲜红的花瓣在春风中飘舞,浓郁的香气,引来了不少的蝴蝶与孩童追随。
“这是要给文王送花吗?”有人好奇的问。
人们感到新奇,却也不觉得多么震惊。
毕竟李讲做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功德无量,有人来送花,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当然。”
为首驾驶着马车的女子束着马尾辫,笑靥如花,眼神灵动,活泼又可爱,一脸的神气与骄傲。
她高声说道:“文王一手创建了科举法,我们姐妹们是专门过来感谢他的。”
姐妹们?
众人听到这话,不由自主的看向后面的马车,顿时惊在原地。
“这是什么情况?”
所有人皆震惊,堪称错愕,来了一大帮人也就算了,没什么好奇怪的。
但为什么,全都是女子?!
这么一大帮莺莺燕燕闯入世安侯巷,可以说是活色生香。
其中不少美丽出挑的姑娘,男人们看都看不过来了,只恨没多长几双眼睛。
“等等,你不是余袅袅吗?”
有人突然指着这位姑娘大叫,激动不已,显然是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这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余袅袅?紫州第一才女?!”
“啊?她就是那个在文会上,一连写出两首贯州之作的余袅袅?她居然来京城了?!”
人们大吃一惊。
这位名气可不小,不仅祖父是一位活着的圣人,而且本人也德才兼备,一向是世家公子求娶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