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珍婶,琪琪那丫头还打算送去上学吗?”
“必须的,九月份就是一年级新生了。”
这样的话语在耳边响起,让韩念念意识到,即使远离了都市的喧嚣,生活中的波澜仍然无法完全避免。
“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我私下里琢磨,这年头,随便读几年书,认得几个字,虽能应付日常,却似乎少了那么几分韵味与深邃。省下的银钱,自然是能补贴家用,尤其是对家岩那孩子,作为赵家名副其实的长孙,自是该多多关照,让他在学业上能更进一步。”
韩念念恰好行至街巷的拐角,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些许凉意,也隐约送来了邻家丁婶与李传珍的对话声,字字句句落入她的耳中。
“唉,这事嘛,最终还是要看法儿她娘的意思。念念若是坚持要继续念书,那咱们也就随了她的愿吧……”
李传珍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体谅。
“传珍婶,我怎么感觉你去镇上住了一段时间,性子都变柔软了许多呢?”
丁婶的语气带着一丝不解与调笑。
“可不是嘛,这才多久没见,传珍,你现在说话做事就像那刚摘下来的软柿子,轻轻一捏就变形。”
另一旁,一个声音接了话茬。
韩念念一听便知,那是赵宸凡大娘邹莲巧。
“想当初,你那可是说一不二的女中豪杰,别说阿鹏了,就连我家那阿强,提起你来也是敬佩中夹杂着三分忌惮。怎的,现在儿子娶了媳妇,你就凡事顺着儿媳的意思来?这变化,真是让人感慨,你怎地就没了当年的那份飒爽与主见呢?”
邹莲巧的话语直指人心,似乎有意无意间触及了韩念念内心最敏感的地方。
韩念念立于拐角,心中五味杂陈。
最终,她决定不再沉默,缓缓步入众人的视线中。
村子不大,每户人家门前的小巷,总习惯摆上几张斑驳的长石板,供邻里们夏日乘凉,冬日晒太阳,或是平日里聚在一起,家长里短,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