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眨巴眨巴眼睛,说道:“伯伯,真是从地摊儿上得到的,现在您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出来有点儿怪了。
那摊主是个寻常农村妇女,摆摊的地方直接就在人行路弯道处,现在想来,她绝不是经常摆摊设点老手,估计是刚刚迈入这一行的。
最奇怪的是,她报的价格异常低廉,我一听惊讶异常,刚说了句“什么?”,她就赶紧给我降价。真是……”
杨明还没说完,朱家溍点点他道:“你呀!现在有点出息就飘了,多明显的漏洞,这是人家自己物品,绝不是二道贩子摊主。搁以前,你肯定会追下去,现在呢?你竟然就这样走了。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她家里应该还有重器,可惜了。”
杨明恍然明白,当时心里确实觉得有什么问题,朱家溍这么一说,他明白自己光顾着捡漏,忘继续追问这东西来历了。
“我现在,真的飘了吗?”杨明暗自寻思。
应该是,要是以前,遇到这样事情,这么好的物件,那自己肯定得想法子了解透彻,追索着摸到根源,把有可能的好东西通通弄到手。
“伯伯,我得回去看看,如果那摊主还在的话……”
朱家溍摆摆手:“尽管去,这样事情不好遇,真找到了,人家有心出手,千万别坑人家。我看这把小壶挺好,给我留着泡茶吧!多少钱收的?我给你。”
杨明呵呵一笑:“您千万别提钱,我瘙的慌,人家一件要了一块钱。您说,我好意思要您钱吗?喜欢您尽管留着,我走了。”
“什么……一块钱收的?哎,你这冲天鸿运……怎么说呢!趁着现在你运气当头,尽管做你想做的事情去吧!”朱家溍叹息不已。
当杨明再开车回去找那摆摊妇女时,那地方已经空空如也,人去地空了。他摇头叹息一声,回家准备晚上接待李治平和他朋友。
路上他还在检讨自己:看来这段时间确实有些飘了。明知道不是行业内人士,摆摊售卖稀罕物品,肯定另有蹊跷,但还是粗心大意放过了。
李治平和他朋友来时,杨明还没准备好饭菜,见到李治平带着一个黑瘦男子进家,杨明心里顿时觉得有些失望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