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才女萧红经历了哪些酸楚何以一生坎坷?

由于表哥陆哲舜的鼓励,不想放弃学业的萧红在哈尔滨念完初中后,转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继续读书深造。但家里坚决不赞同,表示:如果萧红去北平读高中,在经济上就不再给予支持。

狭隘的未婚夫汪恩甲也不愿意萧红去北平念书,随之追到北平,20岁的萧红只好又陪同汪恩甲返回哈尔滨。不久,萧红在其安排下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夜校学习。

悲催的是,萧红与汪恩甲同居后,不久怀孕,未婚夫汪恩甲竟玩起失踪把戏,把萧红扔在东兴顺旅馆后,悄然而去。

(三)与第二任未婚夫萧军无奈分手

因欠旅馆房租,旅馆老板声称要把萧红卖到妓院抵债。无奈之下,挺着大肚子的萧红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求救,得到编辑箫军的帮助。箫军救出萧红后,两人互生好感,开始共同生活。

在萧军的支持下,22岁的萧红文学之路渐入佳境,发表了小说《弃儿》,与萧军合着小说散文集《跋涉》,好评不断。后又蒙鲁迅先生的器重,邀请她与萧军二人去上海深造。

去上海后,作为"鲁门弟子",萧红得到鲁迅先生的用心培养。期间,萧红发表了一系列很有影响力的小说,着名的中篇小说《生死场》是代表作之一。

《生死场》以东北乡村的荒凉为背景,逼真地描绘了底层艰辛、黑暗的生存状态。这篇小说发表后,反响很大,鲁迅将其收录到《奴隶丛书》,从而奠定了萧红在文坛上的地位,成为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红后来继续创作了《呼兰河传》,反响也很好,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之一。

遗憾的是,萧红在文学创作上成绩斐然,却在感情上再度失败,她与第二任未婚夫萧军因琐事失和,感情上渐渐出现裂痕,二人渐行渐远。

1936年7月,25岁的萧红正式与萧军分手,只身到日本东京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