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心中明月终相抱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庙会也渐渐散去。李贤和杨婵都意识到,分别的时刻即将到来。杨婵眼中闪过一丝不舍,说道:“今日与公子相见,实在是缘分,不知公子日后还能否相见?”

李贤心中一动,说道:“若姑娘愿意,在下明日还在这庙会等候姑娘。” 杨婵轻轻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抹羞涩的笑容。

从那以后,李贤和杨婵几乎每天都会在庙会相聚。他们一起漫步在长安的大街小巷,欣赏着这座古老城市的美景;一起在河边的柳树下,吟诗作对,畅谈人生理想。李贤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杨婵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

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随着李贤在诗坛的名声越来越大,他也渐渐卷入了长安城中复杂的文人圈子和政治漩涡。一些嫉妒他才华的人开始在背后诋毁他,给他制造麻烦。而杨婵的父亲,也渐渐听闻了一些关于李贤的负面传闻,他担心女儿与李贤交往会影响家族的声誉,于是开始极力反对他们在一起。

一天,杨婵哭着找到李贤,告诉他父亲已经为她定下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位朝中官员的儿子,她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李贤紧紧地握住杨婵的手,说道:“婵儿,我不会让你嫁给别人的,我一定会想办法的。”

可是,李贤的努力终究还是敌不过现实的残酷。在杨婵父亲的逼迫下,杨婵不得不与李贤断绝来往。她被关在了家中,无法再与李贤相见。李贤多次前去杨府求见,都被拒之门外。

那段日子,李贤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他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墙壁发呆,手中的笔再也写不出那些优美的诗句。他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绝望,他不明白,为什么命运要如此对待他和杨婵。

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李贤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思念和痛苦。他偷偷翻墙进入了杨府,来到了杨婵的闺房外。他轻轻地敲了敲窗户,低声呼唤着杨婵的名字。

杨婵听到声音,打开窗户,看到李贤的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两人隔着窗户,紧紧相拥,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婵儿,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吧,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 李贤在杨婵耳边轻声说道。

杨婵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说道:“贤哥哥,我不能这样做。我不能不顾及家人的感受,也不能让你背负上私奔的骂名。”

李贤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杨婵说得没错。他们生活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有太多的束缚和无奈。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样分开吗?” 李贤痛苦地问道。

杨婵抬起头,看着李贤的眼睛,说道:“贤哥哥,你要好好活下去,去追求你的理想。我会在心里一直想着你,无论我身在何处,你都是我心中最亮的那轮明月。”

说完,杨婵轻轻地吻了一下李贤的额头,然后关上了窗户。李贤站在窗外,泪水模糊了双眼。他知道,这一吻,也许就是他们的诀别。

不久之后,杨婵出嫁了。李贤没有去参加她的婚礼,他独自一人来到了长安城外的一座山上,望着远方的长安城,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和杨婵的故事已经画上了**,而他心中的那轮明月,也将永远地留在了过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多年以后,李贤已经成为了北唐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传遍了大江南北。然而,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无法填补的空缺。每当他抬头仰望夜空,看到那一轮明月时,他都会想起那个春日的庙会,想起那个有着浅浅梨涡的少女,想起他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心中的那轮明月还闪亮吗?李贤常常这样问自己。或许,答案已经不再重要。因为,那段纯真的初恋,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永远无法磨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