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东海瀛洲、银山、纸币!

离石游记 半边人 1391 字 3天前

然而,就在此时,一项惊人的发明——发电机问世了!

这一创新成果使得铜不仅在军事领域大显身手,还成为了制造电线和铜缆不可或缺的材料,因为这些产品对于迅速崛起的工业来说意义非凡。

如此一来,原本就面临铜资源紧张的大秦帝国,此刻对铜和银等金属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幸运的是,经过艰苦的勘探工作,大秦工匠终于在遥远的吐火罗等地,找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露天铜矿。

可惜的是,吐火罗距离大秦本土路途遥远,如果没有便捷高效的交通方式,很难将那里的铜矿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就算是就地冶炼成铜锭,那也必须运回大秦内地,加工成成品才行。

因此,只有等到铁路建成并通车之后,才能够有效缓解大秦当前严重缺乏铜资源的困境。

除了吐火罗之外,天竺这个国家同样拥有海量的铜资源。但令人遗憾的是,离石对于将天竺纳入大秦版图毫无兴趣。一方面,秦皇对居住在天竺这片土地上的种族并无好感;另一方面,他对当地盛行的婆罗教也心生厌恶之情。

更何况,前世有人盛传,“印度就是一只沉睡的蛆,一旦将它惊醒,它将会恶心全世界。”当然天竺不包括在内,因为天竺已经是大秦的连接中南半岛的一部分。

不过,好消息还是有的,那就是在瀛洲岛上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银山矿。只是,白银同样也是电力工业中的关键原材料之一,所以即使发现了这座银山,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秦目前面临的贵金属资源短缺问题。

目前只能将秦纸币锚定黄金,因为黄金无论对于秦人还是其他民族来说,都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贵金属,再者黄金更稀少。

然而,由于大秦建国时间尚短,除了秦人之外,其余众人对于大秦能否长治久安地维持统治,内心充满疑虑与不安。这种信心缺失直接影响了南方汉人的态度,他们对秦纸币同样缺乏信任。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

想当初,大秦初立,财政匮乏,无奈之下只得发行战争债券以筹措资金。彼时百姓生活困苦,一贫如洗,甚至可以说只剩下一条苟延残喘的穷命。

在那个艰难的时期,粮食成为了人们眼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代表着金钱,更是生存下去的希望所在。

可是如今,情况已然发生改变。随着大秦帝国经济的发展,大秦不再像过去那般缺钱,当然不缺铁和纸币,但与此同时,民间却开始流传起各种谣言。

这些谣言肆意传播,声称大秦即将走向衰落,无法长久维系,以至于南方民众认为手中持有的纸币,将会变得毫无价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