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

山中的一切都简陋,梳子是没花纹的杨木梳,铜镜是不过两个巴掌大小,支在翘头案上。

他一下接着一下,细细给她顺着发,二人的视线在铜镜内交汇,唇畔微微翘着。

风从半启的窗扇灌入,和缓带着草木气息,他放下梳子,在她微翘的眼角印上一个吻。

……

二人梳洗罢,用了早膳,才出门,就见赵禹飞奔而来。

宁王回信到了。

傅缙展开一看:“殿下之意,两军立即汇合。”

至如今天下局势,西河王已成气候,赵王周王淮阳王等本势大的藩王必然不忿,如今既已起兵,就没有回去的道理。

另外还会萧太后之前一道旨意召来勤王的天下诸州。这皇帝太后虽然死了,但旨意却还在,作为大梁臣子,也不能掉头就打道回府。这会是一股或凝聚或分散、或积极或懈怠的力量。

一场争夺争夺天下的混战,即将拉开帷幕。

宁王欲谋大事,这就是一个相当好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傅缙足足将京城拉出来了三万多的精兵。实话说聚焦在此的视线绝对少不了的,要是傅缙还没动向的话,大概很快就有人要来招揽了。

麻烦多多不说,招揽不成,还有可能生恨,很不利于日后发展。

因此傅缙建议,两军尽快合拢为宜,这也是宁王站上舞台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宁王毫不犹豫就应了,除上述原因外,三万多精兵,对于封地贫瘠发展不易的宁王而言,这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不容半点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