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陆四这边的出发点则是建立在大顺将亡,满清即将入关的基础上,如果不能尽快完成控制区内的人力、物力总动员,实施抗清斗争的总体战,仅凭淮军目前这点人马,休说是和多铎南下的真满州大打一场了,恐怕那些汉八旗和绿营兵就能将淮军逼的不得不战略转移。

历史告诉陆四,满清之所以能那么快占领大江以北,完全就是大量的汉族地主士绅和将领向其投降,如山东和河南就是在满清没有一兵一卒进入情况下成为“大清”领土的。

如果说投降的明军为满清征服江南立下赫赫功劳,那么归顺满清的汉族地主士绅集团就是为满清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鉴于此,加上兴化县正在发生的反淮斗争,以及明显带有“还乡团”性质的刨祖坟事件,陆四就必然要出手“清乡”。

只要能够在淮军治下的乡村真正建立属于淮军的统治力量,被广大乡村包围的城池里即便还存在反淮分子,也不可能翻起大浪来,因为他们无法聚众,也得不到人数众多的农民支持。

打击乡村地主士绅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所谓“打土豪分田地”,而是要一次性的铲除乡村的不可靠分子,为抗清斗争提供一个安全的根据地。

哪怕错杀,也在所不惜。

“此次清乡,便是要使我大顺的统治直接落根于乡村,使得我大顺政权能够直接面对百姓……通会要知道,我等本就是乡野之人,深知乡野弊端……”

陆四现在要做的就是第一步,清乡打击地主士绅集团,建立属于淮军的乡村政权。

至于第二步,则是将那些地主士绅集团名下的土地由“官府”名义或出租,或发卖,为淮军换来一笔财富,或是源源不断提供财税。

第三步,就是乡村、城市的整合,以及通过种地农民实现淮军将士的“不种地”,从而可以让淮军上下甘愿为陆四卖命。

两世为人的陆四认可的真理不多,有一条却是坚信不疑的——那就是不管革命还是造反,让手下人奋斗到最后“不种地”才是最实在的。

说白了,就是陆四想打造属于淮军的军功集团,或是新的统治集团,一个这个时代属于先进的,可能一两百年后同样也会成为落后的代表,要被人家推翻的集团。

但,饭要一口口吃,政策的调整也得一步步做,步子跨得太大容易蛋疼的道理,陆四很清楚。

“都督若执意清乡,我这个通会也没什么好说,但是都督你要知道,淮安若被明军攻占,都督的清乡或许就是个笑话了。”

刘暴直言不讳,这也是他能被牛金星欣赏举为直指使,又任淮扬通会的原因。淮扬重地,身为大顺实际首辅的牛金星也不可能为了区区五千两就随意派个庸人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