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7页

如果接班人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那朱由榔的政策也会随着他龙驭上宾而消失。

多少盛世就是这么覆灭的。

朱由榔如果能够把朱慈煊培养出来,至少还能为大明保证几十年的盛世光年。

当然,眼下除了这些天灾,最让朱由榔揪心的还是倭患。

不然他也不会御驾亲征,亲自来到杭州督查。

他不是信不过何守义这样的武将,而是信不过浙江官场这些文官。

就说这个魏巡抚。即便何守义不举报他刺杀行动,光是看这厮第一眼朱由榔就能判断出来这让是个什么玩意。

这种一味谄媚,企图靠着这个法子升迁的官员能力是很平庸的。

之所以他们能够上位,靠的无外乎是裙带关系以及上供。

只要上边的人愿意保他,他便是一头猪也能够安然无忧。

这当然不是朱由榔想要看到的局面。

长此以往,官场没有任何的活力不说,还会变得一潭死水。

官官相护到最后,就是民怨沸腾。

仔细想想崇祯末年的情况不就是这样吗?

崇祯的个人能力固然不算怎么强,但也不至于亡国亡的这么快。

主要是大明朝廷内已经烂的很彻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