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到这里,转向玉紫说道:“我儿乃妇人,应是没有称呼,为父得替你思得一名。”
玉紫连忙接口道:“父亲,我名玉紫。”
“玉子?”老人朝她看了一眼,摇头道:“‘子’之一字,乃贵称,当今之世,要有了大功德大学问的人,才可在名字后附上一个‘子’字。儿,你就唤玉吧。玉润而美,有贵人之气,与你倒也相合。”
玉紫连忙点头应了下来。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终于在太阳渐渐西沉时,来到了城门口。
石建的,斑斑驳驳的城门上,树着一根旗帜,飘舞着羽毛和牛尾的旗帜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一个大字“曾”。
玉紫盯着那个曾字,问道:“父亲,此是曾城?”
老人咧着干巴的嘴唇,呵呵笑道:“然也,此是曾国。”
问了几句,玉紫方才知道,这个曾国,现在是大国齐国的附属国之一。曾国方圆只有三百里,共有三座城池。眼前这座城池,是曾国的都城所在。
驴车进入了曾城。
曾城中很热闹,无数个赶着驴车,头戴着竹制高冠的士人穿来穿去,而在道路中趾高气扬地行走的,还有一些手握长剑,面露凶戾之色的武士。
夹在这两种人中的,也有一些消瘦而畏缩的庶民,那些庶民,都只是穿着最普通的麻衣,糙鞋。
玉紫好奇地张望了一番后,她突然发现,这些人好似都不高,大多数人都只有一米六左右,只有那些佩剑的武士们,才勉强达到一米七。而且,这些人的肤色,大都带着一种憔悴的苍黄,似乎长期处于营养不良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