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骞处,先得知了景王生子的消息,喜得老泪纵横,皇帝的嘱咐又令他意识到了不寻常,琢磨了一下,忽然醒过味来。

叶骞啥都没说,只令承恩公府府门紧闭,召了戏班子上门,连唱了三天三夜,老人家这些日子走路都带风,原本不是很好的身子骨也硬朗起来。

皇帝终于松口,改封李鱼为正妃。

与上次仅是批复不同,这回堂堂正正写进了圣旨里,尘埃落定。

景王已料到这个结果,接下来便是恳请皇帝准许他在西陲自行举办婚礼。

皇帝本不乐意,儿子大婚,当爹的哪能不在场,可是眼下孙子都有了,再不大婚说不过去,皇帝自己又离不开皇城,权衡再三,只能允了景王的要求。

景王紧接着,又把一份名单交给皇帝,这是景王在治理蝗灾时,遇见囤积鸭子的几家,皇帝明白过来,景王这是得了便宜还要告状啊。

且这状告得也相当高明,让皇帝自己查,景王并不插手。皇帝自从将景王打发去西陲,就已命人盯住皇城与西陲之间的消息来往,再加上这份名单,皇帝很快就发现,这些囤积居奇之人,背后是有势力指使的。

景王治蝗这段时日,唯有锦衣侯府往西边递过消息,囤积鸭子的几家,最先带头的,是礼部一名姓秦的员外郎家的远房亲戚。

锦衣侯府与三皇子是姻亲,秦员外郎又是三皇子党,经常为三皇子做事,背后是谁自不必说。

御前侍卫查到秦员外郎时,亦有了别的收获,当初景王未到西陲,就有人在西陲散布流言,道景王性子暴戾,残害百姓,这也是秦员外郎命人做的。

侍卫连来去书信都在秦府找着了,证据累累,皇帝惊了,穆天明就在他眼皮底下,已只能去御书房读书了,居然还能将手伸到西陲,这是想让人祸害景王?

皇帝原不打算动三皇子,想给三皇子一个体面,这可是三皇子自己不要的。

皇帝冷着脸,先罚了不安分的锦衣侯府,将锦衣侯爵位降至最末等,再封三皇子为平侯,有二皇子——安侯在前,刚好两人凑成一对。

得知自己彻底被放弃的穆天明,跌跌撞撞跑到宫门处,负责守宫门的侍卫拦着不让三皇子入宫,三皇子唯有冲着乾清宫的方向,痛哭流涕,不住磕头。

“父皇,求求您见儿臣一面,真的不是儿臣!”

穆天明每磕一下便绝望哀求。

他真的不好解释,锦衣侯的确是帮他打听消息的,可是仅此而已,他并未授意锦衣侯再做别的,秦员外郎为何捣鬼他亦不知,更不知那些带有指使之言、笔迹与他相似的书信,是如何跑到秦府书房里的。

只是皇帝已认定了他,一句辩解都不想听他说了。

三皇子跪了一天一夜,天降大雨,将他浇了个透心凉。

在他恍恍惚惚快要失去神智时,一柄油纸伞凑过来,缓缓举到三皇子头顶。

穆天明抬起双眼,对上满脸关切的穆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