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再次感应,触发那黑圈涂鸦进入米乔梦境后,向坤更在意的却是对自己这件“情绪注入”物品的探索。
这次依然是刚一感应就激发梦境,代入了米乔的梦中感知。
她正坐在一家餐厅的角落里,专注地看着笔记本电脑上的一个个监控画面。
只一眼,向坤就立刻意识到,这是她在和郭天向一起追踪自己时的情形。
不过因为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追踪向坤这件事上,所以在梦境里,本应在她身边的郭天向却是没有被她俱现出来。
向坤对这个梦境的过程并不怎么在意,而是开始尝试在梦境中进入“超感状态”。
但“超感状态”的前提,是他的感知能力远比常人强,甚至有着常人根本没有的“第六感知”,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大气电场变化,能够感知到一些普通人所感知不到的环境信息,综合那些感知,才能够在暂时摒弃正常五感的情况下,进入“超感状态”。
而在其他人的梦境中,向坤的感知,都是建立在其他人的感知信息基础上的。
就像你远程连着其他人的屏幕在看电影,那个电影就是个500b的高压缩格式,就是对方电脑上的集成显卡解出来的画面,你自己这边的配置再高,也没有毛用。
所以向坤琢磨了一会后,就放弃了直接在米乔梦境中进入“超感状态”的想法,转而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她的各种感知细节上,从画面、声音、触觉、气味等等方面入手。
向坤开始尝试着,将这些感知反向地“转化”成“超感状态”下的各种信息,当然,是他能够“转化”和“编译”的那部分。
而当他开始这么想的时候,米乔的梦境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围的一切景象瞬间消失,变成了各种线条、圆圈所构成的空间,并且这些线条和圆圈还在不断地进行着变化和运动。
向坤立刻意识到,这是那些他能够转化和编译的梦境感知部分的“超感状态”表现形式。
不,这种表达也不准确,这和“超感状态”下的感知不同。
“超感状态”下,那些信息都是无法用视觉、听觉等传统感官来描述的,而现在这些信息,却是直接“可视”的。
它们并非是被“转译”成了“超感状态”下的对应信息,而是向坤自己总结出来的那种特殊标记。
在这种状态下,向坤发现他的感知视角也不再固定和梦境的主人米乔一致,而是可以自由地移动。